全国政协常委刘泽彭10日在政协分组讨论上,对小沈阳走红现象表示了担忧,他认为近年来中国文化正在“迷失方向”,走向低俗。他同时表示,春晚在宣扬低俗文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应该停办。(《环球时报》3月11日)
2010年春晚播出至今一直争议不断,从小虎队重组复出到巨额广告植入清单,从质疑王菲假唱糊弄观众到揭秘刘谦魔术,如今政协委员刘泽彭的这个提案似乎又有把春晚推到风口浪尖之势,其中代表委员大多支持刘泽彭的观点。而在网上,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各半,支持者很多已多年不看春晚,而反对者则表示,春晚在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,形成了一个文化符号。
春晚到底应不应该停办?一时间恐怕还难以定论。央视春晚从1983年开办至今已经连续办了28届,年年既有好评,同时也有不少骂声。随着群众生活水平提高,中国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发展,人们对春晚这桌“年夜饭”也提出更高的要求。随着小沈阳等演员的走红,不少人认为春晚已从当初的雅俗共赏开始沦落为低俗媚俗恶俗,缺乏文化艺术感。对此,笔者也了解了重庆大学建管学院部分学生的看法,大部分的大一同学认为,“作为90后,我们基本上是看着春晚长大的,每年除了全家团圆吃年夜饭之外,还有一个更令人期待的春晚牵挂着我们,春晚在春节中的作用难以替代,一家人围在电视机面前开怀大笑更是令人难忘。如果真的停办了春晚,能找出其他节目代替来供大家欣赏吗?”笔者认为:虽然春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,但我们不能将其“一棍子打死”,而是应该努力把握文化的发展趋势,结合多元文化,寻求突破,勇敢创新,让春晚成为全国人民的高档文化娱乐盛宴。
建管学院新闻中心汪小海